Ningbo Paint and Coat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據央視新聞視頻報道畫面,參加座談會的民營企業家包括: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代表發言)、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代表發言)、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代表發言)、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代表發言)、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代表發言)、小米董事長雷軍(代表發言)、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騰訊創始人馬化騰、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美團創始人王興、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共享集團董事長彭凡、銀河航天創始人徐鳴等。
對民營經濟的基本方針政策 一脈相承、與時俱進 黨和國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黨和國家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具備堅實基礎
現在我國民營經濟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備堅實基礎——
在困難和挑戰中 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 要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各類經營主體公平開放,繼續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要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 要強化執法監督,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 要認識到,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各類所有制企業的違法行為,都不能規避查處。 要認真落實各項紓困政策,提高政策精準度,注重綜合施策,對企業一視同仁。 要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立足實際,統籌抓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 寄語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
企業是經營主體,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是第一位的。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滿懷創業和報國激情,不斷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國情懷,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弘揚企業家精神,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
這一場高級別的座談會傳遞了以下五大信號:
2018年11月1日,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明我們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堅定立場,提出有力舉措,為民營企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總書記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舞臺。
座談會上,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萬向集團總裁、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魯偉鼎;時代集團公司總裁王小蘭;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飄揚;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勇;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眾人科技董事長談劍峰;安徽艾可藍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屹;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耿哲等10位企業家代表先后發言,就新形勢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這份名單中,信息安全領域占據了兩個席位,分別是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和眾人科技董事長談劍鋒,而和同信息董事長耿哲則屬于信息產品行業。汽車、能源、醫藥、人工智能等其他7個領域都有代表參加。
總書記表示,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發展起來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破除所有制問題上的傳統觀念束縛,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打開了大門。40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長期以來,廣大民營企業家以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組織帶領千百萬勞動者奮發努力、艱苦創業、不斷創新。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
總書記強調,我們黨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從來沒有動搖。我國公有制經濟是長期以來在國家發展歷程中形成的,積累了大量財富,這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必須保管好、使用好、發展好。我們強調把公有制經濟鞏固好、發展好,同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有機統一的。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寫入了憲法、黨章,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任何否定、懷疑、動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
總書記指出,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近來,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市場、融資、轉型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等多重矛盾問題碰頭的結果。這些困難是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一定能在發展中得到解決。
總書記強調,保持定力,增強信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我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企業經營困難增多。這些都是前進中必然遇到的問題。我們要看到有利條件,增強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必勝信心。我國擁有巨大的發展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我國有13億多人口的內需市場,正處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階段,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孕育著大量消費升級需求,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蘊藏著可觀發展空間。我國擁有較好的發展條件和物質基礎,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總儲蓄率仍處于較高水平。我國人力資本豐富,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仍然明顯。我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全面深化改革不斷釋放發展動力,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增強。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就一定能夠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總書記指出,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當前要抓好6個方面政策舉措落實。一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各項工作,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可以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根據實際情況降低社保繳費名義費率,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二是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改革和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擴大金融市場準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途徑,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民營企業進行必要財務救助,省級政府和計劃單列市可以自籌資金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糾正一些政府部門、大企業利用優勢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營企業款項的行為。三是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打破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環境。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四是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加強政策協調性,制定相關配套舉措,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民營企業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去產能、去杠桿要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執行同樣標準,在安監、環保等領域微觀執法過程中避免簡單化、“一刀切”。五是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要求落到實處,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花更多時間和精力關心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家成長,經常聽取民營企業反映和訴求,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要加強輿論引導,正確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對一些錯誤說法要及時澄清。六是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紀檢監察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既要查清問題,也要保障合法的人身和財產權益,保障企業合法經營,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
總書記強調,希望廣大民營經濟人士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珍視自身的社會形象,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民營企業家要講正氣、走正道,做到聚精會神辦企業、遵紀守法搞經營,在合法合規中提高企業競爭能力。要練好企業內功,特別是要提高經營能力、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新一代民營企業家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人艱苦奮斗、敢闖敢干、聚焦實業、做精主業的精神,努力把企業做強做優。還要拓展國際視野,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體系不斷發展,各類市場主體蓬勃成長。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巨大沖擊,我國很多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在此背景下,2020年7月,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座談會上,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陳宗年,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寧高寧,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歌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濱,上海品海飯店總經理趙憲珍,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洪小文,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總裁趙炳弟等7位企業家代表先后發言。
當時,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許多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參加座談會的企業家包括國有企業負責人、民營企業家、外資企業和港澳臺資企業管理人員、個體工商戶代表。總書記同大家“談談心”,給大家“鼓鼓勁”,強調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使廣大市場主體不僅能夠正常生存,而且能夠實現更大發展
系列保護支持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使廣大市場主體不僅能夠正常生存,而且能夠實現更大發展。一要落實好紓困惠企政策。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更加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政策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繼續減稅降費、減租降息,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強化對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發展普惠金融,支持適銷對路出口商品開拓國內市場。二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實施好民法典和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平等保護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實施好外商投資法,放寬市場準入,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三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各級領導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了解企業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涉企政策制定要多聽企業家意見和建議,同時要堅決防止權錢交易、商業賄賂等問題損害政商關系和營商環境。要更多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支持企業家以恒心辦恒業,扎根中國市場,深耕中國市場。四要高度重視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積極幫助個體工商戶解決租金、稅費、社保、融資等方面難題,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幫扶。
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家茁壯成長,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準的中國企業家隊伍。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要增強愛國情懷,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帶領企業奮力拼搏、力爭一流,實現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發展。要勇于創新,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勇于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有效調動員工創造力,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要做誠信守法的表率,帶動全社會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提升。要承擔社會責任,努力穩定就業崗位,關心員工健康,同員工攜手渡過難關。要拓展國際視野,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國際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提高把握國際規則能力,提高國際市場開拓能力,提高防范國際市場風險能力,帶動企業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
總書記強調,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總書記指出,“十四五”時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意義十分重大。有關方面要認真研究吸收企業家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相信通過共同努力,廣大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一定能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確立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心任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講求方式方法,為完成中心任務、實現戰略目標增添動力。2024年5月23日,總書記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座談會上,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明勝,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左丁,安踏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浙江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德國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徐大全,香港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等9位企業和專家代表先后發言,就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發展風險投資、用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建立健全民營企業治理體系、優化外資企業營商環境、推動香港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增強人民群眾改革獲得感、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等提出意見建議。
這份名單涵蓋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港澳臺資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專家學者代表。
總書記表示,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制定重要文件,都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這是我們黨的一貫做法和優良傳統。對大家提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和建議,有關方面要認真研究吸納。
總書記指出,改革是發展的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總書記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堅持和發展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支持全面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等體制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活力,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更好相適應。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要從現實需要出發,從最緊迫的事情抓起,在解決實踐問題中深化理論創新、推進制度創新。其他領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戰略性問題謀劃改革舉措,實現綱舉目張。
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要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注重從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辦事、托幼養老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多辦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使改革能夠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總書記強調,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負作用。要堅持守正創新,改革無論怎么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同時要敢于創新,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統集成,堅持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增強整體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現象。改革要重謀劃,更要重落實。要以釘釘子精神抓改革落實,既要積極主動,更要扎實穩健,明確優先序,把握時度效,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脫離實際。
◆ ◆ ◆ ◆ ◆
文章來源: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MF米飯、澎湃新聞等